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网:(蓝庆新 田庚)大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蓝庆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田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蓬勃发展、数据逐渐成为生产生活必备要素、数字化即将成为未来人物交互的重要形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数字经济带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数字基础设施既包括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经数字化改造的部分传统物理基础设施。具体来看,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以5G、6G、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式网络基础设施;二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平台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三是超级计算中心等算力支撑基础设施;四是用于满足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中信息化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实现供需双方有效互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全要素经济效率,降低生产损耗。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反映在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上,以电商购物、网络直播、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为代表的智慧商业、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已成为个人以及家庭消费中的重要内容,传统消费方式逐渐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改变。千兆光网和5G共同构成的“双千兆”网络、工业互联网中的“C2M”服务能够为数字消费提供关键平台和重要保障,保证消费者对快捷、稳定的网络的使用需求,有效连接供求双方,减少地理距离、交通成本对消费质量提升的不利影响,“因人而异”打造个性化定制;并且通过实时传递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信息,推动供给侧资源不断优化调整,制造业企业实现“以销定产”,从而大幅提高全要素的经济效率,实现需求牵引供给。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还能对现实世界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测,“追根溯源”提高产品从生产方到消费者全过程的清晰度,并且利用算法模型加以分析诊断,指导企业生产经营,降低真实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与损耗。
第二,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变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配套设施不断健全,算力进一步提升优化,都为新兴数字企业提供了完备的软硬件环境,降低企业上云用数成本,推动数字企业新技术落地应用,数字产业化进程得到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获得动力源泉。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云数据中心在摆脱传统物理计算机规模有限、损耗大等劣势的基础上,依托云计算建设,通过承载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以数据、算法、算力为关键要素,与5G、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产生多重聚变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传统行业企业上云,加快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大大增加。
第三,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激发数据市场价值。数据是经济社会中的关键要素和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性资源。对数据的精准收集、正确管理和合理利用可以及时了解和追踪全产业链动态,发挥各产业链潜能,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目前,我国大数据中心应用已从金融、通信等现代化服务业逐步向农业、制造业扩展,各行各业互通、多层多级联动的数据共享机制正逐渐形成,这有助于定位产业链薄弱环节,提高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并且,若想实现产业链真正自主安全可控,需牢牢把握关键数字技术创新。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先进应用不仅通过更新智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也通过增强数据信息准确度和整合利用效率激发创新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全方位升级,赋能产业链高端化发展。除了优化升级传统产业链,提高传统产业链韧性,数字基础设施也在构建完善新式算力产业链、开拓数据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超级计算中心的高速计算能力、5G基站和千兆光纤的网络承载能力、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的数据存储能力共同构成新一代关键能源——算力。建立健全完整安全的算力产业链对未来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先机,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高位置,挖掘数据市场价值,推动数据汇聚融合,大规模交换共享、开发应用,以“数据红利”替代“人口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至关重要。
第四,数字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经济环境透明度,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时代,完备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合理利用其所承载的公共数据(包括政务数据和商业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对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提高政务效率以及推动政商协同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构建公开透明的数据中心能够畅通各市场间信息流通机制,便于企业准确全面了解市场内商品、要素供求信息,合理制定经营策略。另一方面,依托公开数据,市场监管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分析企业行为和市场运行数据,实时监测是否有企业存在价格操纵、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并及时制止,维护公平市场环境;金融机构通过整合企业主体历史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责任人信用评级和市场风险,进而实现风险管理。此外,通过公开数据还有助于提高政府业务响应能力和服务提升能力,助力政府服务由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转型升级,同时打破政府和企业间的传统边界,促进不同主体间共享创新,提高政府政务效率,完善政商协同发展,为各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推动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自“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正逐步形成稳定便捷、城乡覆盖、价廉质优的新型网络布局。未来,一方面,应继续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扩大固定宽带用户接入规模,扩大千兆光纤覆盖范围,促进全社会移动和固定网络平滑改进升级。另一方面,还应统筹规划互联网整体架构升级发展,依照具体的数据流量和流向差异,及时更新网络连接状态,构建网络交换中心,优化网络整体结构。同时,持续推动6G等先进技术的创新研究,探索互联网发展的蓝海空间。
二是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万物互联的数字智能时代要求经济社会各行业、各主体、各要素间实现泛联互通,而不是碎片化状态。因此,应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向农业、制造业、交通、能源等全领域扩展,敦促相关企业淘汰效率低、能耗大的落后设备,采用智能环保的数字设备,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且加强同物流、销售等其他各环节主体的合作,共同搭建起跨地区、跨行业、跨厂商的统一公共平台,健全部门间统筹协调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
三是强化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算力基础设施是激发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引擎。未来,除继续关注扩大算力规模外,更应注重算力基础设施“质”的提升。首先,推动不同计算精度的算力资源加速融合,并向算力枢纽节点集聚,建成融合算力中心,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在现有算力枢纽节点的基础上,因地因需制宜,发挥自身优势,探索算力资源调度的专属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带动周边地区算力发展,提高低成本高品质的算力供给比例;同时,鼓励东部地区机器学习、模型分析等任务有序向中西部转移,推动全国算力创新协同发展。最后,以绿色低碳技术赋能超级计算中心建设,降低基础设施能耗,打造绿色算力产业链。
四是统筹数字技术突破和数据安全保护。卫星通信、量子计算和区块链既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支撑,而建设前沿基础设施之根本在于原创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因此,应加快规划关键先进技术创新蓝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政府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支持科技进步;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鼓励龙头企业担当领军作为,促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强化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技术攻关方面的合作关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此外,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速进行的同时,还需注重数据安全保护。从设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着手加强大型数据平台、计算中心的风险预测防范能力,巩固各枢纽节点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保障国家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