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回顾

新闻回顾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惠园论坛举办

4月9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惠园论坛,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喜迎二十大系列学术活动”,通过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中国之治’及其国际传播”工作室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外文局、清华大学、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学生参会。开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赵鸿燕教授主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委员、政治学部部长、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惠园特聘教授戴长征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颖研究员致开幕词。

戴长征院长对参会的校内外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对本次会议的适时举办表示充分肯定并给予厚望。他指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之下,研究“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如何讲清中国共产党理念”,对树立中国共产党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海外形象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青年学生,都要积极思考如何为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的构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戴长征院长就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强化正面宣传,理直气壮地来讲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成就和创新理论;第二,要强化斗争思维,提高斗争本领,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交锋,讲好中国理念、中国理论、中国逻辑,决不能让西方垄断解释权和话语权;第三,要注重培养学术、理论和宣传人才,统筹利用海内外资源,开展多领域、多途径、多渠道的对外宣传;第四,要深刻理解国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

王颖常务副院长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介绍了学校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的建设情况。两院作为学校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智库建设的迫切需要、集中优势资源而创建的科研机构和智库平台,聚焦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服务首都和地方经济建设,研究领域涵盖国家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新时期北京对外开放、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近年来,研究院产出研究成果卓越,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等各级政府提供了一揽子政策建议,在决策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本次论坛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喜迎二十大系列学术活动”,在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将围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建设”主题开展研讨,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会,也是一场思想碰撞的对话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的交流会,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建言献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议第一阶段的议题为“话语分析”,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锋教授主持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从国际传播的维度强调,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需要做到专业、精准、有效,并提出四项举措。外交学院区域与国别比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系教授熊炜从时代主题与外交话语变迁的视角对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南京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副院长任丹副教授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的影像传播展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记者与编辑李想博士结合其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采访调研的一线经历指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也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全球事务的一种积极信号。

会议第二阶段的议题聚焦“形象构建”,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惠园特聘教授陈须隆主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认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建设不能就形象谈形象,应关注身份问题,而身份定位需要框架研究和传播,要通过框架创设、转化、传播和巩固的专业设计,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主任张颖介绍了国外主流报纸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尹继武指出,基于主体间存在的不一致性,政党特质与领导力的形象投射在不同的国际受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会议第三阶段的议题为“内涵探索”,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小燕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特聘君武荣誉教授郑保卫基于气候传播实践的思考,提出关于新闻学者的公共外交意识与国际传播素养的见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副主编黄昭宇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对外形象构建中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张汉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建构,阐述了三大挑战。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李金慧副教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的主体承担及传播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晶博士分享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的现状、难点与路径。

会议第四阶段围绕“国际传播”议题展开讨论,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巩喜云研究员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国际传播理念的溯源和国际传播观的内涵两个方面进行主旨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分享了中国共产党在日形象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田小惠教授分享了中欧关系视角下对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构建的看法。中国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分享了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在非洲形象构建的几点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南亚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毛悦副编审分析了新时期我党在印度形象建设的优势与挑战。

会议互动讨论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积极向与会专家提问并分享自己的参会体验。李兵博士、毛闰铎博士、刘文龙博士、白卫东博士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黄宝仪、周子煊等人参与了互动。与会的熊炜教授、黄昭宇研究员、田小惠教授、赵新利院长、王晶博士、李想博士等专家学者对研究生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回应。会议互动环节交流热烈,精彩纷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教授、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赵鸿燕进行了闭幕总结。赵鸿燕教授对所有发言嘉宾和参会人员表示感谢,对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的项目支持表示感谢,结合本次研讨会阵容强大、“虎头虎尾”的特点,总结指出,这次研讨会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国际关系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外交学、区域国别研究等跨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建设这一宏大主题展开了讨论。在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更需要用一种跨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广泛地看问题。为此,今天这种研讨十分必要,未来还可以做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讨会作为我校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举办的“喜迎二十大系列学术活动”顺利闭幕。未来两院将继续搭建好学校智库平台,不断凝聚广泛思想共识,汇聚推进发展合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贡献智慧。



Baidu
map